稳经济实效托底,抑通胀乐观可期
张敬伟
8月10日,稳经央行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济实在回顾上半年货币政策工作成效的效托同时,《报告》也聚焦了当前金融市场的底抑热点,其中提及金融风险处置、通胀信贷结构演变趋势、乐观物价走势及通胀压力等问题。可期
通胀既攸关稳经济大盘的稳经宏大命题,又和民生福祉密切相关。济实就前者而言,效托宽松的底抑货币政策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但会导致高通胀;但通过货币政策抑制通胀,通胀又会拉低市场信心。乐观这也是可期美欧经济体目前遇到的两难困境。就后者而言,稳经通胀会导致商品价格攀升,民众实际收入缩水,财产性收入贬值,会影响民生消费,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拉低经济增长预期。
随着主要经济体的通胀率再度创下历史新高,中国通胀率仍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线上,与欧美等国家拉开了差距。8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2.7%,较6月份上升0.2个百分点,是自2020年8月以来的最高纪录。《报告》指出,预计下半年一些月份CPI涨幅可能阶段性突破3%,短期内结构性通胀压力加大。CPI上涨2.7%,算是“爬行趋势”的通胀货币,CPI上涨3%则是“温和”的通货膨胀。从中国货币政策的稳健性看,今年物价涨幅仍将运行在合理区间,有望实现全年CPI平均涨幅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
经济运行已经走过最艰难时期,中央稳经济大盘的6大类33项举措已经发挥实效。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实现正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2.5%,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7%,这说明在全球高通胀和疫情拉低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物价水平依旧维持在合理区间。
经历上半年两重压力测试,下半年我国稳经济稳物价的底气增加。稳经济趋势向好,投资、消费、外贸出口三大经济引擎动力逐步恢复。中央和地方稳经济大盘的措施,在货币政策上没有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也使我国避免了内生性通胀的困扰。今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调是主动应对,靠前发力,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质效不断提升。没有“大水漫灌”刺激下的经济增长,就不会出现通胀难抑的副作用。
财政措施方面,今年政府主动过紧日子,并增加对市场主体减税降费的力度。截至7月20日,全国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已超3万亿元,在二季度,留抵退税企业销售收入增速比无退税企业高出1.8个百分点。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是对市场主体减负赋能,尤其是对中小微企业的精准扶持,不仅解决了市场主体的生存难题,也提振了全市场信心,确保了供给侧循环的动力恢复,也给消费端注入了活力,促成了全市场的良性大循环。此外,为了优化投资,今年也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的PPP项目,这就避免了“烧钱买增长”产生的后续通胀压力。
下半年,市场基本面好于上半年,一揽子促消费稳增长的措施正在发挥作用。我国通胀风险主要来自外部市场的通胀溢出,不排除下半年会出现CPI增长3%的情况。不过,由于市场对美欧等主要经济体货币紧缩政策已经适应,我国经济也经受住了考验,下半年外部市场通胀对中国的影响风险总体可控。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会维持主动、稳健、精准和前瞻性,而且会随着外部市场的传导而作出更有针对性的调整。
上半年稳经济切实有效,为下半年稳经济稳消费稳物价托底。值得一提的是,保持CPI3%左右的增长,也会给稳经济稳消费以正向有效刺激。
(责任编辑:热点)
- 中字头飙升,两大千亿央企直线涨停!“估值折价”+高股息率的优质股名单出炉
- 信用债盘前提示| 弱势震荡,各期限信用债收益率多数上行,AAA级1年期上行2.2bp报2.6037%
- 十方控股委任王旭为执行董事
- 抗病毒毛巾是否已经在网上出售了?孚日股份回应
- 山西:创新驱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22年我国原煤产量过亿吨企业增至7家
- 审计机构更换犹如“走马灯”监管机构追问*ST文化背后合理性
- 新年住新家,碧桂园2022年交付近70万套房屋
- 英国大玩帽子戏法?将俄油登记到别国就不算违反制裁
- 期市开盘:液化石油气、沪锌涨超2%,沪镍跌超2%
- 发改委监管对铁矿价格的影响分析
- 经济学博士万钊:如何解读“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
- 气温骤降+风力发电量减少 英国电力市场迎来首次冬季供应挑战
- 午评: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下跌,纸浆等跌超2% 液化石油气涨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