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食品业务失速致净利降15.3% 许世辉砍掉2亿经销费或为“守城”
炒股就看,守城权威,达利掉亿专业,食品失速及时,业务全面,致净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利降
来源: 长江商报
休闲食品巨头达利食品(03799.HK)上半年的许世业绩不容乐观。
日前,辉砍达利食品公布了2022年中期业绩,经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3.18亿元,费或同比下滑8.6%;净利润为17.06亿元,守城同比下滑15.3%。达利掉亿
值得注意的食品失速是,除了家庭消费分部微增2.8%之外,业务休闲食品分部和饮料分部分别下滑了6.8%和29.65%。致净
在业绩下滑的同时,达利食品的销售及经销费用不增反降,从2021年同期20.42亿元收缩至18.43亿元,减少了1.99亿元,“守城”意味浓厚。
和其正凉茶营收骤降35.4%
8月26日晚间,达利食品公布2022年中期业绩,1—6月实现营业收入103.18亿元,同比下滑8.6%;净利润为17.06亿元,同比下滑15.3%。对此,达利食品表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下游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带来压力。
分业务来看,今年上半年,达利食品仅家庭消费分部收入实现增长,同比上升2.8%至17.26亿元;休闲食品和即饮饮料分部收入分别为45.28亿元、29.65亿元,同比都出现了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6.8%、19.5%。
同时,达利食品整体毛利率比去年上半年下降3.1个百分点至35.2%;净利润率为16.5%,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分产品来看,美焙辰作为短保面包品牌,在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以及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上半年销售收入上升了7.5%至6.60亿元,也是达利食品增幅最大的产品,然而,相比去年52.4%的增速,也放缓不少。
此外,豆本豆作为国内豆奶的领军品牌,在今年上半年也尽显疲态,2022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仅增加0.1%至10.66亿元,可以说是原地踏步。
更令市场担忧的是,和其正凉茶不仅未能保持上年营收规模,还大幅下滑了35.4%至6.76亿元。对此,达利食品的解释是,受疫情影响导致营收下滑。看来,其通过老品新作,传承经典叠加时尚的做法,并未打动年轻人。
不仅如此,功能饮料的业绩也不尽如人意。曾经对标东鹏特饮的乐虎,上半年销售收入仅为17.51亿元,同比下降了7.8%;而同期东鹏特饮的营业收入为42.91亿元,同比增长16.54%。现在看来,达利食品曾重磅推出的乐虎差了东鹏特饮好几个身段。
值得一提的是,达利食品曾定下发展目标:力争在2025年之前培育出四个百亿品牌——达利园、乐虎、豆本豆和美焙辰,现在看来,这一目标似乎遥不可及。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达利食品旗下仅有达利园可以实现目标。当下,快消品行业的大单品时代已经过去,其余三个品牌基本难以实现该目标。”
净利增速连续4年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达利食品上述疲弱的经营业绩,还是在放宽经销商账期的前提下取得的。换句话说,公司上半年的业绩还有可能更难看。
根据2022年半年报,达利食品上半年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1年的13.71亿元增加至14.55亿元,增幅6.1%。对此,达利食品表示,受国内疫情影响,其放宽了部分渠道经销商的信用政策,从而导致该数字有所上升。
与此同时,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从去年的18.3天,大幅增加至24.7天。业内人士表示,周转天数增加,意味着达利食品的造血能力相对此前会有所下滑,并且坏账的风险更大。
不过,令市场不解的是,在营收艰难的境况下,创始人许世辉似乎无意扩大市场份额,反而萌生收缩之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达利食品的销售及经销费用不增反降,从2021年上半年的20.42亿元收缩至18.43亿元,减少了1.99亿元,“守城”意味浓厚。
事实上,达利食品营收止步不前,从2018年之后就开始显现出来了。
根据历年财报数据,2018年至2021年,达利食品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09.26亿元、214.45亿元、210.24亿元、223.7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41%、2.48%、-1.96%、6.40%。
从2018年开始,其营收增长开始进入个位数时代,2020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回头看净利润,达利食品2015年上市,当年净利润增速高达40.24%;2016年的增速即大幅下滑进入个位数,此后一直在个位数徘徊,2018年至2021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26%、3.31%、0.21%、-3.21%。
对此,朱丹蓬在采访中表示,“从整个产品端来看,达利并没有太多的自主品牌,在产品的研发上基本以追随和模仿为主”。事实上,在快消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以及创新和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达利食品曾经的“拿来主义”已经不适合当下的时代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下半年的展望中,达利食品还是重点提及了美焙辰和豆本豆,同时提出了其高端化策略,试图通过创新产品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与此同时,在饮料产业方面,还提到了提升经销商和团队激励机制,加大老品新作力度,在渠道拓展上,坚持全渠道策略,扩大现代渠道覆盖,强化新兴渠道建设。
但从前述销售和经销费用数据来看,至少在经销商和渠道的拓展上,达利食品似乎并未做太多努力。
在二级市场上,达利食品的股价也随着营收增速的放缓而随之下滑。具体看,2018年1月24日,达利食品股价达到上市以来的高点7.039港元/股之后,一路下滑至2022年8月18日低点3.420港元/股,跌幅为51.41%。截至8月29日,达利食品股价报收3.61港元/股。(见习记者 潘瑞冬)
(责任编辑:探索)
- 北京海淀区公布新增风险点位,涉及书店、药房、超市等
- 大宗商品“登高跌重”:小麦跌超35%,有色金属回撤超20%,后市投什么赚钱?
-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真凶”
- 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汽车行业带动作用突出
- 不断探索!我国海上风电向深远海挺进
- 拟任基金经理离任、华安基金产品被迫停售?公司称正了解情况
- 上海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 到202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转型样本
- 兰州火车站开展大规模消杀 离兰需持24小时核酸和相关证明
- “未来车”驶上“法治道”,上海立法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
- 一嗨出行执行副总裁蔡礼洪:出行行业未来会有很多新商业模式诞生
- 全球最大资管上半年缩水1.5万亿美元 现金管理业务逆势崛起
- 六部门部署进一步加大打击骗取留抵退税力度 坚决不让留抵退税“红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
- 《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印发 主要包括八方面重要举措
- 摆脱“对华依赖”?德国这股暗流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