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经济发展催生哪些就业新变化!

新经济发展催生哪些就业新变化

时间:2025-07-08 05:59:57 来源:改恶向善网 作者:百科 阅读:463次

炒股就看,新经新变权威,展催专业,生业及时,新经新变全面,展催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生业

来源:北京商报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数字经济的新经新变蓬勃发展,新经济正在成为吸纳就业的展催重要渠道。10月10日,生业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称,新经新变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展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高质量发展的生业持续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新经新变我国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展催就业人员素质不断提升。生业当前,新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在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弹性、增加劳动者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就业渠道拓宽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从传统发展模式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方向快速转变,同时逐渐形成了新经济强大的人才需求。”国家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深人力资源服务专家汪张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日新月异,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无人机驾驶员、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新岗位不断涌现。从数据上看,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9月28日正式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版大典”),与2015年版大典相比,新版大典净增了158个新职业,其中包含了首次标识的97个数字职业。

虽然这97个数字职业名称目前尚未公布,但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职业主要涵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等领域。

“新经济的就业形态多样,包容性很强。其核心与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密切相关,但并非所有从业者都需要去掌握相应的科学技术。核心技术岗位含金量高,门槛也高,有时甚至一才难求,但很多外围岗位是信息技术衍生出来的,对劳动力技术素质要求并不高,只要会运用即可。”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杨国庆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可以说新经济蓬勃发展极大地缓解了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

总体看来,新经济明显拓宽了就业渠道,其带动就业的效应也在持续显现。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我国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员工达到631万人,比2015年增加约131万人,平台带动的就业人数约8400万人,比2015年增加约3400万人。

薪资水平趋高

“信息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度地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换句话说,人类一旦形成对信息技术依赖,就再也回不去了。”杨国庆指出,“因此未来新经济对于就业的吸纳只会更强。能够抓住新经济就业机会的从业者将会获得更加丰厚的职业回报。”

这一方面在新经济就业的薪资水平上已然有所体现。从北京来看,2021年11月,北京市人社局发布的《2021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大数据报告》公布了部分数字职业在内的30个新职业的薪酬水平,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薪酬中位数为48.7万元;年薪中位值排名第二至第四位的数字职业分别是信息安全测试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年薪中位值分别为32.4万元、29.3万元、28万元。

“新经济是为宏观经济增加新动能,是人才阶层跃升的阶梯,是社会阶层流动的有效保证。”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总体看来,新经济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大力发展新经济,能够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也要注意避免短期新经济的影响。”

“行业稳定发展才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盘和林指出,接下来,新经济发展还需尽力识别短期的新经济热潮,发展有长期潜力、稳定发展的新经济。“人才如是,投资者也如是。要避免造概念,要脚踏实地找到真正的用户需求。”

从地区上看,稳定新经济的产业链条,人才也会自然聚集。例如,具备一定产业链相对优势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人口增长迅速。同时,上海、北京、广东、浙江4省(市)十年间人口密度增量均在100人/平方公里以上。从人口流向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海、沿江地区及内地城区集聚,东部地区人口持续增加,人口比重比2010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冉黎黎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第一高中教育股价不符连续上市标准 已被纽交所强制退市
  • 全国政协委员解读当前经济形势:经济企稳回升有望逐步改善
  • 农业农村部:随着国际粮价下跌,预计粮食进口将稳中有增
  • 促进餐饮业加快恢复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发挥好商业保险支撑作用
  • 上汽通用700亿砸向新技术,欲扭转合资品牌电动车颓势
  • 浙江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
  • 谈及特朗普或参加2024大选,麦康奈尔:共和党内战场拥挤
  • 英国下一任首相,是他?还是她?
推荐内容
  • 签了!这份世界级大单,有两大不寻常
  • 午评:北向资金净买入40.44亿元 沪股通净买入24.14亿元
  • 7月LPR按兵不动 专家:将继续下行,5年期以上LPR下调可能性更大
  • 欧洲针对美数字巨头加强监管
  • 鸿达兴业及大股东债务危机“殃及池鱼”:5万吨氢能项目实施主体成“老赖”,进军新能源好梦难圆
  • 2021中国城商行业绩指标区域排名来了!哪家规模最大?哪家贷款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