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来源:经济参考报
10月27日,生态市场生态环境部召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环境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部逐步扩截至2022年10月21日,大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6亿吨,国碳累计成交额85.8亿元,行业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覆盖范围
“总的生态市场来看,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的环境建设和运行,全国碳市场已经建立起基本的部逐步扩框架制度,打通了各关键流程环节,大全初步发挥了碳价发现机制作用,国碳有效提升了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行业意识和能力,实现了预期目标。覆盖范围”李高表示。生态市场
针对碳市场运行初期的数据质量问题,李高透露,生态环境部已向社会公开四家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典型案例,开展专项监督帮扶,严厉查处各类数据造假行为,产生了强大的震慑作用。他进一步表示,在全面总结第一个履约周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正在抓紧推动新履约周期的各项准备工作,相关配额分配方案将于近期公开征求意见。
李高指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扎实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一是健全全国碳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特别要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出台,同时要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和相关的技术规范。
二是强化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质量是全国碳市场的生命线,生态环境部将一手抓严控严查严罚,保持对碳排放数据造假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切实提升数据质量,另一手抓政策制度体系的完善,建立健全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持续完善核算报告与核查相关技术规范,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的日常监管机制,加强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完善全国碳市场监管平台的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和征信惩戒的管理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三是进一步强化市场功能。在碳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四是进一步完善国家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研究制定相关的交易管理办法和配套制度规范。
五是加强市场主体能力建设。围绕全国碳市场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重要文件,对市场主体进一步开展系统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的综合能力。通过更好地发挥碳市场的激励约束机制作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责任编辑:综合)
- 高盛称美元兑亚币涨势可能渐近尾声,看涨韩元、新元和印尼盾
- 深圳重磅出台“1+22”产业发展规划:2025年战新产业增加值超1.5万亿
- 警方介入!七旬老人多次抢夺公交车方向盘
- 年内首次回升!5月外储规模环比增加81亿美元,专家:外储规模将保持总体稳定
- 曾经“风口上的猪”,历经10年猪八戒网再冲刺IPO
- 儒辰集团票据逾期业绩受挫 董事长李军能否力挽狂澜
- 外媒:印度北部一客车坠入山崖 至少25人遇难
- 上海推出10项措施支持体育企业加快恢复发展
- 法媒:卡塔尔宣布在世界杯期间首次查获毒品
- 跌近4成,又见闪崩! 高考首日,教育股集体嗨了..
- 方正策略:估值修复到哪里了?指数依然多处于底部
- 曾是游客最爱,香港“优之良品”全线停业
- 潘功胜:持续健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 俄罗斯暂停允许日本渔民在南千岛群岛附近捕鱼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