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承担80%以上的国际贸易,如何保障安全?
谢群威认为,海运何保航运绿色低碳智能是承担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发力点,是国际下一轮产业发展主导权争夺的主战场,也是贸易推动海事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海运承担了80%以上的障安全球贸易,是海运何保国际间货物运输最安全,最经济,承担最清洁的国际方式。作为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和促进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贸易关键环节,海运安全工作日益得到各国政府的障安高度重视。
11月23日上午,海运何保国际海事组织(IMO)技术合作司司长张晓杰在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安全与合作”专题论坛上表示:“近年来,承担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问题加深了世界对海运依赖性的国际认识,一个安全、贸易清洁、障安高效的国际航运业是现代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际航运公会(ICS)秘书长普拉滕(Guy Platten)则表示维系海运系统最关键部分当属海员。他说,在疫情高峰期由于人员流动限制,有多达40万海员受到船员换班危机的影响,对供应链构成了威胁。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部海事局局长李国平表示,交通部正在推动船员换班由“应换尽换”向“应换快换”转变。
普拉滕还表示,海员短缺的长期问题也需要得到关注,到2026年,全球还需要新增9万名海员来维系全球商船的运行。
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船管中心总经理单高永也有同感,他表示随着岸上收入水平的提高,船员职业吸引力下降。目前,本科院校航海类学生上船意愿不强,一系列现实问题影响和制约着船员的综合素质提升。
除了人的因素外,科技的进步对于海运的安全也至关重要。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施欣表示,可以预见,伴随着数字化与行业的融合,船舶将走向无人化,港口将走向自动化,监管和保障的对象也将逐渐由人转变为智能化的机器。但他提醒道,航运数字化转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即在航海航运前提下的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和复杂系统的功能安全及可靠性。
绿色低碳时下是海运界热门的话题。2018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全球首个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计划到2030年碳排放强度降低40%,到2050年降低70%,碳排放总量降低50%,并于本世纪内尽快逐步停止海运温室气体排放。
上海海事局局长谢群威认为,航运绿色低碳智能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发力点,是下一轮产业发展主导权争夺的主战场,也是推动海事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源。
(责任编辑:焦点)
- 11月22日财经早餐:疫情忧虑搅动市场,助涨避险美元上涨,金价下滑至逾一周最低
- 广州:本地疫情与外地输入疫情交织叠加 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 北京:从严控制线下大型活动
- 从“隐形大国”到疫情后经济增速亮眼,印尼如何成为G20峰会焦点
- 审查审批不尽职等九项违法行为,重庆农商行被罚1285万元
- 全国各地疫情形势如何?国家疾控局回应→
- 信利国际11月22日斥资1349.07万港元回购1000万股
- 中邮证券:首予敏华控股推荐评级 海外产能扩张释放支撑业绩
- 卡塔尔世界杯被西方抵制:建场馆死了6500人?
- 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换届,俞敏洪当选为理事长
- 特斯拉否认订单不及预期
- 市场监管总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刘强东发布京东全员信:投入百亿元,从住房保障、子女救助等四大层面提升基层员工待遇
- 爱波瑞集团董事长王洪艳:左手用精益降低浪费,右手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全价值链水准,是企业绕不过去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