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药品集采常态化 推动药企加速创新!

药品集采常态化 推动药企加速创新

时间:2025-07-09 14:15:30 来源:改恶向善网 作者:娱乐 阅读:375次

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张敏

7月13日,药品备受关注的集采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药品集采)公布拟中选结果。笔者注意到,常态与以往批次不同,化推今年的动药药品集采有两个显著特点:

其一是整体降价相对温和。本次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企加而比较来看,速创第五批平均降价56%、药品第四批降价52%。集采出现这一情况的常态原因是,当下地方集采和国家集采同步推进,化推本次国家集采的动药部分品种已经纳入地方集采,价格水平已经下降;此外,企加经过多轮集采,速创企业竞争更加理性。药品

其二是供应更加多元,稳定性进一步增强。此次总计295家企业的488个产品参与投标,217家企业的327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投标企业中选比例为73%,平均每个药品品种有5.4家企业中选。第七次国家药品集采还首次引入“备供企业”机制,实现一省“双供”,防止出现部分企业恶意报价、凭借低价中标后又断供的现象。

与以往批次“剧情”相似的是,集采的“鞭子”效应再次显现:竞争力较差的药品,其价格厮杀依然激烈。例如,胃酸药物奥美拉唑注射剂被业界称为集采“卷王”,此次有20余家企业拿到“入场资格”,最终入围企业数只有10家,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标价为0.694元/瓶;抗感染类药物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有17家过评,最终中选企业仅有10家;流感特效药奥司他韦胶囊的最终中选企业为10家,最低报价为0.99元/片。

对此,有企业人士表示,从报价来看,“利润空间已经大大压缩”。

在笔者看来,随着国家和地方层面集采常态化进行,集采的“鞭子”效应将更加明显:不合理的药品价格水分将被挤出。如果企业没有充分准备,完善产品管线、储备优势产品,掉队是迟早的事情。

在国家鼓励创新的大背景下,我国医药创新步入快车道,医药研发投入、在研新药数量、获批创新产品呈现逐年快速递增态势。其中,2021年我国创新药和器械获批上市数量创新高,为近5年来最高水平。

集采将促使创新药物的医保支付空间大大提升,鞭策企业更加重视“首仿”药品及新药研发,不断丰富产品管线和储备重磅产品。如此,企业会更有内生增长力。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钻石电商鼻祖BlueNile在华遭遇滑铁卢
  • 事关房贷利率!央行、银保监会、住建部齐发声,房贷将如何变化?
  • 海南南繁育种产业投资基金在三亚设立
  • 量化巨头D.E. Shaw的两大对冲基金去年获得至少20%的回报
  • 世界杯赛场内外:“浙江队”表现几何?
  • “回归本源 服务实体”——2022全球大资管与量化投资论坛成功举办
  • 茅台股价今日大涨!高调宣传的这场发布会终于开了,2499元/瓶兔年生肖酒正式投放
  • 德国智库:经济学家预计全球通胀将轻微回落
推荐内容
  • NASA :到2030年,科学家可能将在月球生活
  • 配额之争尘埃落定 氟化工产业格局有望重塑
  • IPO观察|埃科光电业绩“光鲜”的背后 现金流不容乐观
  • 稳健理财促财产性收入稳步提升
  • 现货黄金交易策略:新西兰联储鹰派加息示警,金价要重回跌势?
  • 旗舰手机性能不一定强!红米K60 Pro性能被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