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囤健康”为何成为年轻人刚需!

“囤健康”为何成为年轻人刚需

时间:2025-07-08 06:27:05 来源:改恶向善网 作者:百科 阅读:945次

实习生 陈熙美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双11’,囤健康我的为何购物‘战场’在健康领域。”正在读大三的年轻何青买了U形枕、筋膜枪、人刚滴眼液、囤健康暖宫贴、为何足浴包、年轻黑芝麻……

为何“囤”大量养生产品?人刚何青说:“平时学习压力大,颈椎和眼睛都明显发酸。囤健康有一次去看医生,为何他建议我日常注意保暖,年轻所以就等着“双11”大促解决问题了。人刚”

今年的囤健康“双11”,健康消费需求依然强劲。为何据了解,年轻以家庭为场景的健康消费呈现两大趋势,第一是居家健康管理趋势明显,人们开始购买家用呼吸机、雾化器和洗鼻器等医疗器械,在自家构建“小诊室”;第二是“囤健康”的趋势显著,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填充”药箱,家庭常用药、慢病药品储备充足,带来满满的健康安全感。

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担心身体出现“不适”。数据显示,年轻人最常见的身体问题集中在眼部,超过56%的受访年轻人有近视、干眼症等眼部问题,此外,还有35.08%的受访年轻人被失眠困扰,32.96%的受访年轻人有脱发问题。

像何青一样趁“双11”大促“囤健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这也使得各电商平台开始用各式各样的大促方式吸引年轻消费者。记者梳理电商网站发现,关于面膜、鱼油等多个健康消费品类的厂商,都倾向于将产品降价的“直给式”优惠;体检机构、牙医诊所、医美机构等垂直类服务供应商,更依赖于推出各种组合式服务套餐;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则以健康清单、器械指南等方式进行推送,用组合打包购买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面对五花八门的营销方式,消费者选择付费的动力依然是“品质”和“价格”,做足功课才会下单。

“很多保健产品一直放在购物车里,平时舍不得花钱买,只能趁着大促来买了。”生活在广州的王喜在充分研究了跨店满减、红包和优惠券后,终于决定为自己购买一把按摩椅,“用了一个多月在网上查攻略和指南,最终才锁定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从养生茶、筋膜枪、艾灸仪等保健产品到健康套餐、体检套餐……年轻人对医疗保健的定义早已不再是“保健治病”“预防为主”,而是打上了“改善状态”“追求美丽”等标签。

对于20岁的在校大学生戴琴来说,为了保持体重,健康轻食已经成为购物车里的常客。这次“双11”大促,戴琴关注到了某社交平台上“爆火”的全餐代餐服务,看到众多网络博主推荐,她决定“跟风”。

戴琴介绍,全餐代餐服务是一项提供给消费者的健康饮食解决方案,用户下单后,品牌会引导用户添加企业微信导购,同时也会为用户配备专业顾问解答身材管理相关疑问。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以解决健康问题为导向的基础上注重外在颜值和身材管理,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诸如“智商税”“安全性”“个体差异太大”的争议。

“不论营销手段多花哨,终究抵不过安全性。”对于爱美的职场达人周芝依来说,新服务模式的产生固然有吸引力,但她认为不应只关注产品的营销,还要充分考虑服务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周芝依原本计划购买一些医美产品,经过比较和考量,她在朋友的推荐下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了某医院的医美套餐,“考虑到医院更加有保障,所以我更加倾向于选择正规医院进行医疗保健”。

“健康的意义不仅仅是一副好身体,更是积极生活的底气和动力。”周芝依说。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践行金融为民使命 护航“银发”办事无忧
  • 药明康德业绩股价背离市值蒸发2180亿 公司沦为股东提款机套现70亿拟再套53亿
  • 雷军造车600天,小米再陷低谷
  • 各地不断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培养更多人才 提供优质服务
  • 直击2022年金融街论坛|肖钢:应该加快出台金融稳定法
  • 地缘战略变局,东北振兴新窗口?
  • 重磅!东京奥运会竞标舞弊案持续发酵,日本第二大广告公司被强制搜查
  • 一个估值320亿美元的明星项目,没了
推荐内容
  • 美国写字楼困境依旧
  • 中汽协:1-10月汽车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74858.8亿元,同比增长8.0%
  • 人民日报海外版:支持实体经济,金融加力提效
  • 蔚小理自动驾驶迷雾
  • 黄金交易提醒:金价自一周低位反弹 多空博弈或加剧
  • 生活成本不断上涨 新西兰葬礼开销仅次于买房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