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我国科学家发现可同时提高水稻玉米产量的关键基因!

我国科学家发现可同时提高水稻玉米产量的关键基因

时间:2025-07-09 05:09:18 来源:改恶向善网 作者:时尚 阅读:660次

北京时间3月25日凌晨,国科高水关键《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团队和华中农业大学团队的发现联合科研成果,一个在玉米和水稻中都具有的可同关键基因被发现。试验表明,时提通过对该基因的稻玉编辑改良,有望能将玉米和水稻的米产产量分别提高10%和8%左右。研究同时解析了玉米和水稻趋同选择的基因遗传规律,为作物驯化的国科高水关键机理解析和未来作物育种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玉米、发现水稻和小麦这三大农作物,可同为全球人类提供了50%以上的时提能量摄入。人类先祖从约1万年前就开始了对野生植物的稻玉驯化。这些作物驯化发生在地球的米产不同地区,祖先各不相同,基因形态和生长习性各异。国科高水关键它们在长期的改良和选择过程中,是否遵循了共同的遗传规律?这是一个重大的基础科学问题,对作物的遗传改良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中国农大和华中农大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18年,从基因和基因组两个层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首次发现了玉米和水稻中都具有的一个关键基因。

△基因编辑KRN2可以同时提高玉米和水稻的产量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湖北洪山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首席科学家严建兵介绍,他们将新发现的这个关键基因命名为KRN2,通过对这一基因的编辑,可以调控玉米穗行数,从而将玉米的产量提高10%,同时这一基因,在水稻的基因组里也同样存在,进行基因编辑,它能够使水稻的产量增加8%。这是我们具有重大知识产权的基因,有可能为解决我们的粮食安全问题做贡献。

严建兵教授介绍,重要的功能基因的发现,将为作物遗传改良、新作物的从头驯化带来新的契机。科研团队通过研究也解析了玉米和水稻趋同选择的遗传规律。

△玉米和水稻趋同选择的分子机制

严建兵教授介绍,下一步,聚焦KRN2基因,联合研究团队将依托湖北洪山实验室,组建玉米基因组、育种基因设计、分组育种等创新团队,打通从基础研究到标记基因的开发,以及品种选育、产业推广运用全产业链。

(总台央视记者 潘虹旭 高晨源 湖北台 吴宝洪)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郑州:“1+8郑州都市圈”住房公积金实行互认互贷
  • 鲜驰达控股的上市地位将于2月9日起被取消
  • 顶流代糖产品产能过剩 福洋生物冲A存疑
  • 腾讯视频开年战:保卫耽改,难救科幻
  • 两上市公司因涉内幕交易同晚“家族式翻车”,年内近百家公司被查
  • 农业银行监事长王敬东因年龄原因辞任
  • 午评:港股恒指涨0.84% 恒生科指涨近2%百度暴涨14%
  • 友邦保险2月6日耗资约2.25亿港元回购263.08万股
推荐内容
  • “赎回潮”波及可转债,周跌2.47%,同遭抛售压力
  • 偿二代二期工程落地一周年:险企密集增资发债补血 多家险企股权拍卖遇冷
  • 中粮势赢交易:沪铜短线破位 回调加深
  • 国债期货:资金面明显收敛,期债短期走势偏区间震荡
  • 萤石再度涨价概率高,产业链高管密集增持
  • 北京家政市场,节后供需两旺!雇主见面会上忙“抢人”